皜寶會走之後,在走走跑跑的過程中,相對的,碰撞跌倒的機會也就多了。

有天玩的正瘋,皜寶一不小心拐了一下,左臉頰擦到了電視櫃,沒有尖角沒有突起物,力道也不是那麼大,可他嚎啕大哭。


我目睹整個過程,知道情況並不是太嚴重,所以並沒有馬上過去扶他,笑著鼓勵他要勇敢的站起來。音量不小的哭聲引來了婆婆,她也嚐試著安撫孩子,方法是用力的拍打電視櫃,責備電視櫃的不是,孩子雖然已經窩在我懷裡細細抽泣,但在婆婆這種方式的安撫下,又再大哭一陣之後才逐漸停止,看著轉身又回到原處隨音樂扭屁股的孩子,在心裡同時也湧起一陣擔心。


這不是第一次而anziano也作過和婆婆一樣的事,去責怪一個皜寶不小心碰撞到的東西。桌子、椅子、牆壁、地板都好,不管誰是肇事者都很無辜,它們明明就站在那動都沒動一下,出發點是心疼孩子,但這方法用久了,可能就帶出了推缷責任的態度,而我,希望我的孩子能勇敢、有受挫的能力。


皜寶的個性本就小心謹慎,所以在會爬會站後碰撞的機會並不多,直到學會走路,跌跌撞撞在所難免。而這時侯的他己經很懂事,再加上天生有些嬌氣,有時輕輕一碰就會哼哼哈哈一下,看有沒有人注意他,就算真哭了,也不是因為跌的多重,很多時侯是被自己嚇到,這樣個性的孩子,更需要訓練他的勇氣。


對於他瞬間的一倒或一個碰撞,我們的驚嚇其實也不下於少爺,而大人的反應與態度對孩子的影響很大,我也在練習保持冷靜,之外還得在心裡作立即的判斷,一個對於孩子痛疼程度的判斷。
一般若只一屁股坐下、一點點驚嚇....等,那大家裝作若無其事;而如果有了碰撞,程度在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,我選擇給與加油而不去扶他;真正摔的重了那二話不說要馬上處理。另外有個特殊情況是,如果那天他特別需要安慰,媽媽的關愛與懷抱還是相當重要,還是會適時地讓皜寶足夠的必需的關愛與支持,為的是給他足夠的安全感,畢竟他還小。


我想勇氣是可以訓練的,也相信鼓勵是不二法則。
只是家裡大人的態度可能需要一致,這點可以溝通,而鼓勵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大人也應該當成習慣,未來的路還很長,人生的挑戰何其多,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勇敢嚐試,希望他不依賴,希望他不推缷責任,希望他有接受挫折的能力,甚至從每一次的跌倒建立自信。

我想,真的就不要再處罰無辜的電視櫃了吧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be8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