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感嘆周圍的親密好友一個個都結婚有了家庭、再不就離開了台灣,加上男友又長駐中國,長時間下來總覺得自己既孤單又寂寞,電話裡的她有點低潮。

其實我可以體會,這種長期獨處的孤單與寂寞,原本我也不是一個習慣獨處的人。

結婚前一直都與家人同住,也沒離開過家,一年有364.5天都是與家人處在一個屋簷下,從來沒有,也沒空去想什麼是孤單。

單身時號稱的自由,就是手邊隨時都是屬於自己,可以任意支配或安排的時間,而偏偏我的計畫裡不是拎著老爸老媽,就是拖著好友姐妹,不管看電影、吃飯逛街、跑健身房、上山或下海,無牽絆的個人享受,或獨處的清靜吸引不了我。並不依賴、也不是黏人,就是不太會與自己相處,或者可以說是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。

當時周圍已婚的同事朋友不以為然,在家庭與工作兩頭燒的情況下,她們甚至只渴望與自己安靜的午餐約會,牙癢癢地恨著我有用不完的自由與空間。但,殊不知我其實是怕,把自己弄的熱熱鬧鬧就是怕獨處、怕孤單。特別當感情空窗,形單影隻時更擔心被人遺忘,深怕就這麼無依到老、孤獨終身。當時我就知道,自己戀著也習慣家人與好友幫我築起的這座堡壘。

有伴的日子是很幸福的。
一個回頭或者一通電話,在需要的時侯隨時都有個疼我、關心我的人在身旁等著、支持著,那種感覺是踏實吧。

轉身走進婚姻,除了生活,連睡覺都有了枕邊人,雖然生活中多了更多的瑣碎或者牽絆,但我樂於老公的陪伴。於是,不同於其它已婚太太,我沒有從緊密的夫妻生活中偶爾抽離的渴望,反而希望能多一點與老公的相處與家庭生活,但是anziano必須經出差的工作,在婚後的歲月,留給我很多必須獨處的時間。

在這裡我沒有單身的朋友,也不便成天缠在有家庭的朋友身邊,和A一樣,每當與自己相遇時,精神與心情上的孤單的確讓人低落,但是真正可怕的是成天自怨自艾的日子,人不能老是活在過去,唯一只有選擇往前走,逼的我不得不學習品嚐與自己相處的滋味。

或者環境真的可以使人堅強?一個人,似乎也沒什麼不好;和自己相處,好像也沒這麼困難。

一個人開車晃晃照心情決定路線;一個人找個咖啡廳或吃飯不須尊重任何人的意見,即使不出門,在家上網看書、敷臉聽音樂、甚至下廚做家事,也能發掘到其中的快樂。安安靜靜的空間,隨意安排的生活內容,自主、自在而且自由。

身邊安靜了下來,連帶包括自己的心也跟著沈澱清靜下來,這時侯也能跳開世俗,用一顆更專注的心去觀察周遭的世界。久了,漸漸也在屬於己的時光裡悠然自得,而意外的收穫是更清楚的認識並了解自己;還擁有更多新的自己,這是始料未及的。這才明白,原來「自己」是誰我並不認識;原來自始至終完全忘了「自己」這個與生俱來的朋友。也難怪在過去,深沈的孤寂總在獨處時揮之不去。

再回想從前不能與自己相處的我不免有點陌生。但到底人是群居的動物,雖然我仍然喜歡有人陪伴的熱鬧,與朋友談天的歡暢,兩個人生活的精彩,但面對獨處,經過了這段學習與體會的過程,也開始當起自己的主人,更認真的對待起這個被忽略三十多年的親密夥伴。

與自已相處的確需要時間體會也非常值得學習,我這麼告訴A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be8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