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公公帶來一大袋的油棕的果實,讓ANZIANO笑瞇了眼,因為炒香之後的油棕果是他們從小的零食。

油棕樹是馬來西亞的主要經濟作物,採收成熟的果實可榨出豐富的油脂,是植物油的一種,除了被廣泛地用在烹飪和食品制造外,也可作為肥皂原料。
公公也有一片油棕園,經過他說明,更清楚知道油棕是一年四季生產的農作物,每三個月可收成一次,生產效益平均為三十年,也就是三十年會重新翻種一次。在這裡的道路兩旁,處處可以看到綿延不斷,一大片的深綠棕櫚樹,這些確實為馬國作出相當大的經濟貢獻。
只是怎麼也沒想到,這原本拿來榨油的果實,也可以直接食用。看著婆婆清洗乾淨之後,先放蒜末爆香,將棕果炒香,加些許鹽及糖,再加水用小火悶熟,在掀開鍋蓋的一霎那,飄出焦甜的香味,再加上鍋裡油亮又鮮艷的顏色,的確勾動了我的唾液線。
急忙往嘴裡送進一顆,除了燙舌,濃郁的香味持續漫延,在嘴裡擴散,帶有燒焦的氣味,就像烤蕃薯的香甜,充滿油脂的果肉,也像烤蕃薯般綿密,只是果實纖維非常多,就像吃甘蔗一樣最後吐出一口的渣,我們推測吃檳楖的感覺大概也是這樣吧!
和甘蔗不同的是,棕果並不帶有水份,有的是豐富的油脂,嚼在口中,果肉由纖維中迸出,連續幾顆入口後,口裡油膩的感覺開始漸漸取代之前的香甜。
心裡有著些許的罪惡感,好像自已吞下了好幾塊奶油,看著 ANZIANO一顆接著一顆並露出滿足的表情,還不斷地說服我多吃一點,想想那油滋滋的果實與熱量,雖然味道很香,但我想怕胖的我,有過這次嚐鮮的經驗也就夠了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