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沒有一個月能準時的在3號這一天交出兒子的成長紀錄。這個月就更不用說,當時在台灣,忙著呢!

「剛來的時侯還是個愣小子,怎麼一個月就不一樣了?」離開台北的前兩天,皜寶舅媽舅舅與阿姨姥姥這麼對話。


待在台灣的這一個月,皜寶的進步很快也很不一樣,不知是應有的發展,還是接觸的人多、以及感觀上不同的刺激,不過可以知道的是兒子的認知、語言、肢體、膽子、表情、包括體重..都有著很大的不同。





和去年一樣,在離開台北前幾天母子二人相繼感冒,看病時量了體重17kg,有點意外,一個月內連續冒出的五顆牙再加上環境的改變,這個月的胃口一直不太稳定,竟還能多出一公斤?
身高應該也高了不少,在回馬之後逐斬能撈到一些之前搆不到的東西,讓我更能確定。


回台探親首先就是得見過親戚朋友數十位,原本就不認生的兒子,很快的就能和大家混熟,在媽媽的介紹下喊人,之外在部份親友的第二次見面還能主動認人,記得每一件禮物是誰送的。


嘴巴還是很甜,一句「我愛你」從大馬到台灣騙了不少的擁抱、糖果與餅干,對媽媽唱的歌偶爾會說「好聽」,姥姥給東西吃會說「好吃」,即使一切都是碰巧的答案我也很滿意。



還是喜歡跳舞,只要有音樂興致一來就扭起屁股,管他是家裡、公園還是百貨公司。只不過不久前皜寶己經懂得害羞,有時侯太多的掌聲會讓他鑽進媽媽的懷裡。


對於方向很有概念,知道「上下與前後」之外,在這個月也知道了「裡與外」的空間感,在台北很快就認得姥姥家的大門,當接近姥姥家時有時侯會說「回家了」。


是男孩子的本性,讓皜寶在這兩個月裡車不離手。
回台時刻意提早侯機,心想著停機坪上的飛機可以讓他傻眼,但他眼裡只有在飛機底下穿來穿去的各式小車。



尤其偏好所有類型的工程車,在巴士、卡車、挖土機、水泥車之後,這個月瘋狂的愛上油罐車、火車,還好台北姥姥家附近就有個平交道、離捷運也近,也還好台北市能無時無刻看得到水泥車與油罐車,這可是以前一點都沒注意到的,還有,很喜歡坐大巴士,看到路邊停著的巴士就喊著「上車」。




隨著認得的事物愈來愈多,會說的話也愈來愈清楚。
能自己串聯出一個有主詞有動詞也有意義的句子,每一句都意思都恰到好處。「皜寶穿鞋子、皜寶彈鋼琴、姥姥梳頭髮、火車走掉了、媽媽去哪裡?小龍舅舅回來了...」每天那一張小嘴說個沒完。


會說的話多了,愛管的事也多了。
早上會拉著仍賴在被窩裡的媽媽說「起來、媽媽起來」直到媽媽起床,指著沒穿鞋的舅舅「舅舅鞋子穿起來」一直到舅舅穿了鞋,鞋子掉了一定會告訴媽媽「鞋子掉了」,一早在大家陸續出門上班後,兒子會追著媽媽說「走了吧、走了吧、快點、下樓走走」,坐車出門,車子只要一停就說「下車、下車、到了、下車走走」,也沒人教他就這麼會了,每一天都會出現讓人驚喜與意外的句子。


朋友問我在孩子會走後是不是比較輕鬆?她指的是不用再一直抱著。其實抱還是偶爾需要,隨著他逐漸增加的體重,抱起來也不怎麼輕鬆,但是孩子不需要抱的時侯還更累,因為大部份的時侯我們得追著他跑。
在這個月裡只要腳能踩地,他多數是採用小跑步,尤其在出門放風的時侯,如果能在一個空曠的場地,我們大可放手讓他隨意亂跑,但如果在商場或公園裡即使人不多也得跟在他後頭,有好幾次小小人兒被大人撞倒。




在他發現自己更能控制自己的行動之後,一向膽小的皜寶膽子也放大了,在台灣的公園和遊戲場,開始對所有的器材好奇也主動嘗試,不過還是非常的小心謹慎,在姥姥的眼裡這是件好事。


什麼都進步了,當然人也變的鬼精。好幾次小小滑倒沒人理他,居然自己再往地上一滾說「跌倒了」,假哭兩聲要引人注意,我沒看見,不過舅媽舅舅、姥姥阿姨都是目擊證人。不過假哭的這個動作在回馬之後幾乎沒再見過,他應該知道在這裡可是沒有後援部隊的。


皜寶一歲七個月,活動力強、精力旺盛,他姨丈有次陪了我們一天後,要求我幫忙把皜寶的電池拆下來,唉,姨丈,我也很想啊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be8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