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點忙碌,陸續開始準備待產用品。

醫院給了張清單,列出入院需要準備的物品,媽媽加寶寶林林總總也花了不少時間準備。寶寶的東西挺簡單的,尿布再加上幾件衣服及毛巾,媽媽的部份其實也不複雜,備好產婦基本該用的東西就差不多了,只是在大馬,醫院列出的產婦用品中有一樣東西是我相當陌生的---沙龍。

清單裡清楚地的寫著「沙龍4條」。
「不穿沙龍行不行啊?」、「穿自己的裙裝睡衣不也一樣!」這是我看到時的第一個反應。但醫院有醫院的考量,再則周圍的人都告訴我沙龍有它的好處,身在這樣的環境,也就只好入鄉隨俗吧。

沙龍是馬來人的日常服裝,不分男女時常就這麼在下身圍裹著一塊長及腳踝的布就出門了。對沙龍的好奇僅止於長度的不便利性,但也早就聽說穿著沙龍其實是相當透氣與涼快,可不管如何,就是沒好奇到想要穿上試試。因為我一向不喜歡太累贅的東西。

委託婆婆幫我買了四條沙龍,馬來人的東西連花色都很馬來,沒什麼選擇,每一塊約160cmx60cm的布的布還不能稱作沙龍,等再車縫成圓筒狀後就是真正的沙龍了。

現代的產物如此文明便利,面對原始傳統的一塊布,而且要把它當衣服包在身上,還真是傻了眼,既沒有扣子、也沒有多餘的布條,實在不知道要怎樣才能把它穩穩地綁在身上而不掉下來,為了讓自己能接受沙龍是一條裙子而不是一塊布,為了入院生產時能穩穩地穿著它而不致於曝光,於是我開始練習穿沙龍。

婆婆教了我幾次,完全不靠綁,就是套上身後,抓上幾個摺子,再把多餘的布塞緊即可,婆婆示範的時侯又蹲又坐,它,不會掉就是不會掉。看起來它的穿法實在不難,但我怎麼試就是沒兩下隨即往下溜,要不是一個大大的肚子卡在中間,這塊布一路溜下地的可能性極大。

練習了兩個星期,在每天洗澡之後為怕浴室滑,穿著它進房裡穿衣服,僅僅不到五歩的距離,憑我的技術還是撐不到,更別說是穿著它蹲及坐,或者是躺。被它搞的有點火大,甚至已經可以想像到時我總是用手在腰間抓著這塊布的醜態。

不過還好有一種東西叫別針。
索性拿出兩個別針,要我穿布就穿布吧,大不了我到時別住就是了!近期我還真被這幾塊布搞的有些困擾,但我試著用別針釘牢它躺在床上,穩穩當當不會曝光,而兩腿空空倒還真是有點通風涼快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be8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